当同学们漫步成都的烟火巷陌,便推开了味觉与文明交织的厚重门扉;躬身求索的足迹,恰如串连起千年古韵与未来想象的璀璨珠链。
成都,这座以川味沸腾人间、以诗魂浸润天地的城市,在川菜博物馆的蒸腾热气中翻滚着饮食文化的千年密码,在漩口中学的断壁残垣间镌刻着生命的重量,在杜甫草堂的古朴建筑中探寻家国情怀,在武侯祠的红墙碧瓦间诉说着三国风云。这座城市以舌尖的百味为引,以历史的深邃为轴,淬炼成一席贯通古今的研学盛宴。在味觉、视觉与精神的交响中,以青春之名,续写一场文明赓续与创新激荡的炽热传奇。
寻味巴蜀烟火 解码文明印记
(一)川菜博物馆
同学们来到川菜博物馆,开启了一场探秘川菜文化的研学之旅。在典藏馆参观环节,同学们认真了解了川菜的起源与发展,还结合研学手册完成了知识问答卡,对川菜文化有了全面的认识。



当大家来到蒙眼大刀切丝面的表演现场时,都被厨师高超的技艺所震撼。只见厨师蒙着眼,手持大刀,将面团切成细如发丝的丝面,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最让同学们兴奋的是动手体验环节。大家戴上厨师帽,换上围裙,化身小厨师,亲手制作葱油饼、熊猫蒸饺,还体验了点豆花的乐趣。在厨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揉面、擀皮、包馅,忙得不亦乐乎。虽然有的同学制作的作品形状各异,但大家都乐在其中,感受到了川菜的魅力。



最后,完成研学任务的同学还获得了研学奖牌,大家都兴奋不已,纷纷表示这次研学活动让他们对成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漩口中学地震遗址

同学们怀着沉重的心情踏入漩口中学地震遗址。灰白的天空下,遗址内的建筑凝固着灾难瞬间的惨烈,残破的墙壁、倾斜的楼板无声诉说着当年那场大地震的残酷。


在映秀地震遗址博物馆,一件件地震文物震撼着同学们的心灵。被压弯的课桌、沾满泥土的校服,这些静默的展品让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地震瞬间的惊心动魄。走出博物馆时,同学们的脚步格外沉重,但眼神却更加坚定,他们深知珍爱生命、把握当下的意义。


同学们在漩口中学地震遗址纪念碑前整齐列队,手持素雅的白花,神情肃穆地聆听讲解员讲述着汶川地震中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当听到师生们在生死关头相互扶持、用生命守护生命的壮举时,不少同学眼含泪光,深刻感受到“守望相助”的伟大力量。


在生命教育课程环节,同学们认真聆听地震专家讲解地震的形成原理与余震的潜在威胁。通过互动提问,大家掌握了基本的逃生技能,安全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此次漩口中学地震遗址研学,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铭记,更是一次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三)杜甫草堂
同学们来到杜甫草堂,开启了一场探秘盛唐诗篇的研学之旅。一进入草堂,同学们就被那古朴典雅的建筑和浓郁的文化氛围所吸引。

同学们深入研读了杜甫的诗歌,对其格律、体裁、内容进行了分析,感受杜甫诗歌中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思想。

最后,在杜甫诗歌颂诗会与落诗成画活动环节,同学们踊跃上台,朗诵自己喜欢的杜甫诗作。他们的声音抑扬顿挫,情感真挚,仿佛将大家带回了那个盛唐诗篇的时代。同时,同学们还进行了“落诗成画”活动,他们纷纷拿起画笔,将杜甫诗歌中的意境转化为绘画作品。



(四)武侯祠
同学们踏入武侯祠这片浸润着三国风云的圣地。在讲解员的引领下,斑驳的红墙仿佛低语着千年的往事,刘备殿前的静谧松柏见证着君臣忠义的传奇。同学们驻足于"三绝碑"前,细细品味唐宋书法与诸葛亮的治蜀功绩交相辉映的妙处。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那场即兴的三国知识竞赛,同学们化身谋士,分为魏、蜀、吴三组,快速阅读材料后,或引经据典辩论赤壁之战的谋略,或模拟定军山战役的排兵布阵。
夕阳余晖中,大家还在纸上勾勒三国人物关系图谱,关羽的赤胆忠心、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在笔尖流转。
当集体诵读诸葛亮名篇的朗朗书声回荡在古祠间,仿佛与千年前的智者进行着穿越时空的对话。

暮色四合时,同学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返程,武侯祠的飞檐斗拱在身后渐渐隐入夜色,而那份对历史的敬畏与文化的热爱,已在每个人心中悄然生根。



闭营晚会
闭营晚会举行,为本次研学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晚会一开始,全体师生共同观看视频,回顾了整个研学活动的精彩瞬间和过程。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同学们不时地发出阵阵惊叹和欢笑,仿佛又回到了那些难忘的研学场景。


接着,年级主任陈建勇上台讲话,对同学们在研学活动中的表现进行了评价和总结。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在研学过程中展现出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并鼓励大家将研学活动中的收获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努力学习和成长。之后,学生代表高一5班殷一菲进行发言,对自己在研学过程中的体会进行总结,将研学看作是一个开拓视野、丰富经验、锤炼能力的重要过程。


随后,晚会还为研学期间过生日的同学送上了祝福。大家一起吃蛋糕、唱生日歌,营造出温馨、欢乐的氛围。


最后,同学们用才艺传递热情,以表演诉说梦想,在舞台上尽情挥洒着属于他们的活力与风采。





结语
当研学的列车缓缓驶向归途,成都的烟火与星光已悄然融入少年们的行囊。研学的终章,亦是新程的起点。愿少年们将此次研学的所见所感化作前行的羽翼 —— 在未来的征途上,以文化为舟,以创新为楫,在历史与未来的长河中,划开属于新一代的波澜壮阔,让古老文明的星火,在青春的接力中永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