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校区

首页 > 朝阳校区 > 校园动态 > 正文

校园动态

解密文化图谱 智创科技未来——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朝阳校区高一年级成都研学纪实(一)

时间 : 2025-04-22    来源:民大附中朝阳校区官微     点击量:

当同学们踏上成都厚土,便叩响了千年文明的邀约;躬行研学之路,恰似搭建起对话历史与未来的桥梁。

成都,这座兼具古韵与新机的城市,让三国典故在武侯祠的碑刻与殿宇间鲜活重现,令盛唐诗篇于草堂的竹影与茅檐下焕发新声。同学们在红墙下化身谋士,在诗卷旁对话杜甫。

本次研学聚焦知行合一,让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铅字。首日的探索,既是与先贤智慧的碰撞,也是对文明脉络的梳理。从策略推演的激昂到诗画落笔的沉思,巴蜀大地的文化基因正以多元形式注入青春记忆,为后续的研学之行埋下探索的伏笔。


整装于晨光微启 启程向山河深处

(一)行前教师会

出发前,学校分别组织学生和教师召开行前准备会议。针对学生群体,老师们详细讲解了研学行程安排、课程重点和安全规范,强调出行纪律要求。

在教师专项会议上,全体人员围绕教学目标、课程实施和安全管理进行深入讨论,将课程指导、应急处置、人员分工等具体职责细化到每位教师,为跨地区跨学科的研学活动建立系统保障。通过师生双方的充分准备,此次研学既注重知识实践,更展现出教育团队协同合作的力量。

835E3

(二)启程

同学们在研学活动首日清晨,便带着对巴蜀文化的憧憬集合启程。高铁车厢内不时响起对行程的热烈讨论。历经几个小时的疾驰,列车准时抵达成都,温柔的蓉城细雨轻轻抹去了路途的微倦。而在成都等待同学们的,是大熊猫和哪吒的热烈欢迎。

704F8




武侯觅古韵 草堂寻诗魂

(一)A团-武侯祠

同学们踏入武侯祠这片浸润着三国风云的圣地。在讲解员的引领下,斑驳的红墙仿佛低语着千年的往事,刘备殿前的静谧松柏见证着君臣忠义的传奇。同学们驻足于"三绝碑"前,细细品味唐宋书法与诸葛亮的治蜀功绩交相辉映的妙处。




当集体诵读《诫子书》的朗朗书声回荡在古祠间,仿佛与千年前的智者进行着穿越时空的对话。武侯祠的飞檐斗拱之下,同学们收获满满,对历史的敬畏与文化的热爱,在每个人心中悄然生根。





(二)B团-杜甫草堂

同学们来到杜甫草堂,开启了一场探秘盛唐诗篇的研学之行。一进入草堂,同学们就被那古朴典雅的建筑和浓郁的文化氛围所吸引。


同学们深入研读了杜甫的诗歌,对其格律、体裁、内容进行了分析。大家认真研读《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经典诗作,感受杜甫诗歌中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思想。




734F9

在杜甫诗歌颂诗会与落诗成画活动环节,同学们踊跃上台,朗诵自己喜欢的杜甫诗作。同时,同学们还进行了“落诗成画”活动,他们纷纷拿起画笔,将杜甫诗歌中的意境转化为绘画作品。




灯火为引 心愿为约

310名学生和26名教师在研学第一天举行了开营仪式。高一1班郝帅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分享了对此次文化探索的期待,也提到将与同学们共同学习、互相支持。

4D77F


45BE8

德育科副主任车畅随后发言,围绕“做有心人、做思考者、做行动派”三点展开:提醒同学们在三星堆观察文物细节,在都江堰思考工程原理,在团队任务中主动担当;同时强调安全纪律与文明礼仪,叮嘱大家“用脚步丈量历史,用行动书写答案”。

没有冗长环节,师生们很快投入准备工作——这场关于历史、生态与文化的课堂,已随少年们的脚步悄然打开。

4E990




结语


首日的研学活动,

同学们在武侯祠触摸三国历史的脉搏,

于杜甫草堂聆听诗圣笔下的时代回响。

历史的厚重与科技的灵动在此交织。

愿今日的收获化作成长的基石

记住诸葛亮的智慧与担当,

感悟杜甫的家国情怀,

在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中,

带着思考与启发继续前行,

为未来的探索积蓄力量。

关闭

邮编:10008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法华寺甲5号

招生专线:010-68933248 010-68934800

传真:010-68938228 学校办公室电话:010-68932088

版权所有 ©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 【官微】

  • 【朝阳校区】

  • 【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