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1日下午,民大附中朝阳校区成功举办了以 “智启科技梦,创享未来光”为主题的科技嘉年华活动,旨在响应国家对科普教育的号召,完善我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激发同学们的科学热情,培养科学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并为未来的科技之星提供展示与锻炼的平台。

开幕式:精彩启动,激发梦想

开幕式由高二(6)班陈紫阳、高二(11)班谭雨晰主持
科技节嘉年华在高一、高二年级全体同学的翘首以盼中拉开了帷幕。民大附中副校长、朝阳校区执行校长魏立功,民大附中校长助理、朝阳校区副校长韩秀清带领校区干部、教师参加了开幕式。

魏立功副校长在开幕式上致辞,他首先代表民大附中校长唐洪波、民大附中党委常务副书记佟丽娟向校区全体师生问好。他强调了科技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关键,在向科技强国加速迈进的过程中,我国通过不断追赶、努力奋斗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就,但仍需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他讲到,民大附中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努力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花大力气,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引导同学们培养科技爱好和才能,民大附中的一些同学在国家级、市区级科技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展现了潜力,他宣读了朝阳校区获奖同学名单,对获奖同学提出了表扬。他鼓励同学们打好基础,选好方向,持续奋斗,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做出贡献!


开幕式的高潮是“爆炸乒乓球”的精彩表演,震耳欲聋的声音和腾空而起的烟雾点燃了现场每一个人的热情。此刻,同学们的科技梦想仿佛也在这场视觉与听觉的震撼中被点燃。
校科协助力:搭建体验与互动平台
校科协的成员们在本届科技节嘉年华活动中积极参与平台的搭建、演示,为同学们提供了充满知识与启发的科技综合实践机会,让同学们享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乐趣与挑战。
无人机编队表演、穿越机模拟器体验与挑战、RMYC工程机器人抓瓶子挑战、第一视角操作机器人射击对战等多项精彩活动,突破了传统课堂的界限,拓宽了同学们的科学视野,让同学们深入感受了创新科技的震撼与精巧。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的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提升,为他们日后成为新时代创新型人才播下一颗种子。
在RMYC工程机器人抓瓶子挑战区,同学们分成小组,操作着由自己设计的机器人,挑战精准抓取不同尺寸的瓶子。机器人的灵活性与精准度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而操作过程中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团队协作的提升,展现了他们对科技创新的理解。




无人机编队表演: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多架无人机整齐腾空而起,飞行轨迹精准无误,宛如翱翔的钢铁鸟群,编队时的美丽画面让人叹为观止。无人机的精准配合和飞行技术,展现了现代科技与团队合作的无穷魅力。现场的观众纷纷为无人机的灵活飞行和协调配合报以热烈的掌声。





穿越机模拟器的挑战区域内,参与的同学们戴上虚拟现实眼镜,在虚拟世界中,操控着飞行器穿越重重障碍,体验飞行的刺激与紧张。这不仅是同学们对自身反应能力和空间思维的挑战,也是对科技创新应用的一次切身体验。




机器人射击对战的互动区域,仿佛将同学们带入了一个未来战场,充满趣味与挑战的机器人战斗让大家在玩乐中体验到工程技术的应用与创新。




超电磁炮展示:这项前沿科技融合了电磁学与动力学原理,让同学们亲眼目睹电磁炮如何通过电流产生的强大磁场,实现高速发射,探索未来战争与科技发展的无限可能。


双轮平衡机器人体验


科学实验:动手探索,乐趣多多
科技节嘉年华中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让同学们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造云机的展示让同学们亲眼见识到人工云的形成过程,浓密的白色云雾在机器的推动下逐渐升腾,仿佛云朵从实验台上“飞”入了天空,引发了同学们对气象与物理原理的浓厚兴趣。


水果硬度和糖分含量测定的实验,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通过简便的实验装置,他们测定了不同水果的硬度和糖分含量,亲身体验了科学数据背后的复杂性与精确度。


土壤酸碱度测定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环境保护中的科技应用,增强了他们对自然界的关注与敬畏。


“温柔的电击”实验:同学们在被电到的感觉中学习了解变压器的原理。


拉书拔河:体验摩擦力的变化


AI象棋:人工智能象棋机器人,可以自动摆棋,自动吃子,自动判定是否耍赖,实现与真人模拟对战


悬浮球实验


精心设计的活动卡和小礼物



结语:科技点燃梦想,创新成就未来
2024年民大附中朝阳校区科技嘉年华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也为学校的科技文化生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的科学梦想得以点燃,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每一项活动都让同学们在乐趣中体验到了科技的魅力,也为他们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我们携手共进,继续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勇攀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