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未尽,冬日已至。2024年11月11日,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感悟《红楼梦》丰厚的文化内蕴,民大附中朝阳校区高一、高二年级全体师生集体前往河北廊坊“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开展研学活动。
品剧亦品书中人
在戏剧幻城中,同学们走入了《红楼梦》的奇妙世界,不仅参观了红楼幻境,还欣赏了《有还无》《第三十五中学》两场经典剧目,体会这部名著跨越时空的独特魅力。
(一)光影交错,触摸红楼
在“有还无剧场”里,随着灯光交替、烟雾氤氲,书中的红楼仿佛在虚实之间渐次显现。当曹雪芹带着我们走进故事,那些文字中的人物一一复活:黛玉的泪水,宝钗的胸襟,凤辣子的豪气,宝玉的多情……
随着剧情推进,大观园盛极而衰,众芳纷纷凋零,一切都在舞台上如诗般铺展,每一位金钗都扣人心弦,每一段悲剧都让人感慨。正如戏中人所言,“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时光流转,跨越百年,红楼中的人物仍然深深打动着我们。
(二)青春共鸣,时光重逢
随后的互动参与式戏剧《第三十五中学》将我们带回80年代的课堂,黑板上“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字迹,仿佛诉说着青葱岁月的无悔,身临其境的剧场体验,更是让同学们全情投入,不时捧腹大笑。
这不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段属于我们每个人的青春共鸣。真实的校园生活融入了《红楼梦》的经典元素,也触动了同学们内心对未来的思索。在这里,同学们不仅看见了经典名著的影子,也看见了未来成长的自己。
漫步幻城存回忆
离开剧场后,同学们在戏剧幻城的景致中漫步拍照。这里既有亭台楼阁、黛瓦白墙,又有市井街头,人间烟火……大家时而仿佛置身大观园的廊宇曲桥之上,时而仿佛穿越千年见证不同时代的风光。这份沉浸式体验让人好似经历了多重幻境,我们既在红楼梦的世界,又在红楼诞生后的百年,走过无数人的喜悲人生。
深度体验印心间
在行走中丰富更真实、鲜活的学习体验,是研学的真正价值。在短短一天的体验活动中,同学们的收获颇丰。
“只有红楼梦”研学手册
学生感言
踏入“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之境。那精巧的建筑、华丽的舞台,每一处都在诉说着红楼梦的故事。在这里,我看到了书中人物从文字里走出来,鲜活而生动。演员们精湛的表演,让我对红楼梦有了全新的理解。它不再只是书本上难懂的文字,而是有了情感和温度。这次参观,像是一把钥匙,开启了我对经典文学的探索之门,也让我明白经典可以有如此精彩的演绎,在心中留下了璀璨的文化印记。
—— 高一(1)班 崔宸溪
11月10日,班主任给我们开了“漫游戏剧幻城,探寻红楼梦境”的研学行前动员会,11月11日,我们充满期待地踏入“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的“有还无剧场”。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那个充满爱恨情仇、繁华落尽的荣宁二府之中。这不仅仅是一场戏剧的演出,更是一次心灵的触碰与历史的回溯。一扇扇顶天的门后走出来的曹雪芹是作者,也是顺应天意的笔杆,他唤出一出出好戏、一位位书中人,默读着他们的判词,也守着良心的责难。
黛玉、宝钗、宝玉,总归没有一个得了个自己相要的结局,他们先是愤懑而后开始理解、释然,在得知《红楼梦》成书后的270年中仍有如此多人想着他们、念着他们,最终明白了“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含义。我和同学们都在此次研学中受益匪浅。
——高一(7)班 杨飞飞
我仍能回忆起太虚幻境中,金陵十二钗一遍遍问着曹先生“我的命运为什么如此?”、“能不能不这么写我?”, 我看到她们的疑感,不甘到最后的释然。尽管她们的命运早已被撰定在册,但不论是曾经拥有富贵荣华,亦或是落得落魄孤苦,她们都拥有不同的性格与成长,在大观园中活出了各色的人生。十二钗的鲜活可爱,永远在《红楼梦》中存在着,也永远在读者的心中绽放出传世的魂丽色彩。最后只愿道一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高一(8)班 孙墨涵
在“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我们看了关于《红楼梦》的戏剧,戏剧形式新颖,演员们精湛的演技和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成功地将《红楼梦》中的世界重塑了出来。在这片幻城中,我感受到了红楼一梦的真实与虚幻交织。这次的实践探索,让我对这部经典之作有了更为深刻而细腻的体悟:它不仅是文字的艺术瑰宝,更是心灵的指南针,引导我们在喧嚣的尘世中寻觅那份纯净与宁静。
岁月流转,红楼一梦依旧熠熠生辉,如同璀璨星辰,永远照耀着人类的精神世界。让我们珍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其中的智慧与情感,让它在新的时代里绽放出更加绚烂夺目的光彩。
——高二(1)班 刘宇航
走进“有还无剧场”,我被其独特的场景设计所吸引。舞台上的移动式水台雨幕、贴切的配乐、优美的台词以及高度契合主题的灯光舞美,共同营造了一个如梦如幻的观剧环境,使我们仿佛置身于曹雪芹笔下的太虚幻境,与金陵十二钗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在剧情方面,“有还无剧场”通过曹雪芹与金陵十二钗的对话,巧妙地介绍了十二钗的人物故事,同时也展现了曹雪芹对命运、人性与哲理的深刻思考。这种以对话形式展现剧情的方式,不仅让我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十二钗的命运轨迹,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红楼梦》所蕴含的哲学韵味。
——高二(5)班 郑思萱
在踏入“只有红楼梦”的研学之旅前,我对这部古典名著的了解仅限于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初步印象。然而,随着研学的深入,我逐渐领略到了这部作品的博大精深,以及它背后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情感纠葛。研学过程中,我首先被《红楼梦》中复杂而细腻的人物形象所吸引。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各具特色,他们的性格、命运和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
通过研学,我了解到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家族兴衰史,更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它涉及了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我希望能够继续深入研读《红楼梦》,从中汲取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我也希望能够将这次研学的经历分享给更多的人,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这部古典名著的魅力和价值。我相信,《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能够启迪人生、引领我们走向更高境界的精神财富。
——高二(8)班 李佳恒
随着灯光渐暗,声光并起,一个个鲜活生命从门后走出,见证着大剧的开始。曹雪芹的出现,成为本剧的亮点。该剧通过曹雪芹与十二钗的直接对话,使观众了解到书中的大致梗概以及十二钗凄惨的命运。剧中十二钗凄惨的命运就连曹雪芹也坦言此为宿命。宿命难改,雍容难变,这种无力感让人对十二钗的命运深感痛心,潸然泪下。
一层层水帘,一道道波纹,一扇扇幽门,无一不暗示着他们最终的结局——宝黛的离散,晴雯的被逐,熙凤的落魄,元春的起落,深深地牵动着观众们的内心,同时,也让人思考生活中的无奈与困境。“纸上命短,人间情长!”此为红楼之旨,欲传人之意!如此红楼,何苦无人传抄;如此佳作,何苦无人长情。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此乃红楼之大观也!
——高二(8)班 贾子奥
学生部分摄影作品集锦
尾声
《红楼梦》作为经典,从未因时代变迁而失去光彩;在新时代,它仍赋予后人无尽的思考与感悟。通过此次研学活动,同学们不仅走近了经典,更在戏剧的情境中找到了对青春、人生、家国的深刻思考。也许,正如“只有红楼梦”所传达的那样,红楼的情义与思考跨越时光,最终融合在中华文化的长河里,以各种独特的形式烙印于每一位读者的心中。
冬日的红楼之旅落下帷幕,愿每一位同学带着本次研学活动给予的精神滋养继续前行,探索经典著作之外更广阔的“红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