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刚刚结束了清明假期,地理组就请来了海淀区地理教研员吉小梅老师,对地理学科课堂教学进行指导。
吉老师和地理组老师们共同听了青年教师王婧博老师的课——《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吉老师对王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给予了高度赞赏。吉老师表示,这堂课体现了我校的民族特色,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体现了学生为主导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凸显了立德树人的总体教育目标。
课堂上学生以自己的家乡为素材,以推介家乡旅游资源的招投标形式展开情景,学生展示环节中流露出来的家乡美的自豪,为家乡争取发展机会的迫切,为未来家乡更美好的畅想,都让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十分感动。听课过程中同学们也被带入了情景,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出谋划策。吉老师也认真同地理组各位老师交流研讨,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程资源、课堂管理、学案设计等方面都给予了非常好的指导意见。
这节课的准备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从分析学情、教情到校情,从课题的选择到教学目标的设计,从毫无头绪到略见雏形,从教学设计到教案的书写,从教师的准备到学生的准备,从同组老师的一次次讨论到亲自跑到教师进修学校去请教专家,从老师的一次次修改到课堂实践,磨课的过程给了年轻老师一个很好到历练机会,而地理组全组教师也通过这一精细化的磨课过程有了提高,深深认识到“磨”就是用心,“磨”就是责任,“磨”就是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许多真知灼见在交流中才会产生,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团队精神的良好体现。在这一过程中年轻人看到的是专家的学识和学术风范,是老教师们的精细和耐心,老教师也看到了年轻人的钻研和刻苦、乐观和向上。一堂好课要引导学生得到智慧、收获快乐并得到价值观的升华,定要反复打磨和一次又一次尝试,在年复一年的思考中、改进、尝试中不断地总结提升。
最后,吉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我们:“年轻人就要敢于接受挑战,不怕吃苦,不拍失败,这样才会成长的更快”。她还对我校学生的表现大加赞赏,对我校的发展前景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