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跨而后越 联以求精

时间 : 2023-09-13    来源:     点击量:

为了更好展示学校现阶段跨学科案例撰写与学科融合成果,加强教育互学互鉴,推进教学深入发展,9月12日,民大附中校领导及部分学科教师齐聚校区本部第一会议室,开展“聚焦跨学科、深耕融教学”集团跨学科课程交流活动。

图片

本次活动特邀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研究员、北京市研学旅行项目负责人王禹苏老师,海淀区教科院课程中心区研学项目负责人刘晓宇老师莅临指导,民大附中海淀校区校长助理兼教务科长刘舒婷,教科室主任姜明亮,教育集团办窦文军,甘肃肃南一中副校长马世国,甘肃肃南二中副校长张国顺,民大附中语文学科组长刘红昆、数学学科组长张露梅以及部分教师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图片

图片

校长助理刘舒婷简要介绍了学校跨学科课程发展情况,阐述了学校在转型阶段面临的疑难问题、全新目标以及这次交流活动的重要意义。

图片

教科室主任姜明亮从宏观层面出发,详细介绍了民大附中跨学科课程建设的文化根基、课程体系、综合应用、素养导向,并结合现有课题研究、课程开发、课程框架等提出“跨而后越、联以求精”的全新理念。

图片

在此基础上,各学科教师代表从学校跨学科建设、开发实践阶段成果、校本研究经验三个方面进行了汇报。

数学组于戈老师分别针对民大附中“走·北京”研学课程和“基于物理学科活动的跨学科项目设计”做了详细而深刻的介绍。“走·北京”研学课堂是民附的优良传统,对于拓展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自2014年起,学校经过近十年不断探索、丰富和完善,从主题活动走向课程建设,坚持通过“走·北京”研学课程为学生们在京学习和生活提供丰富的考察、实践、探究和交流的机会,让学习发生在路上。“基于物理学科活动的跨学科项目设计”则融合了物理、数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指导学生进行二级气球火箭的设计,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

图片

语文组唐静老师的“民族印染”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案例以语文与化学为主,兼有美术、历史等方面的素养,通过探索古老民族技艺、发现民族优秀文化、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等模块设计,结合新媒体写作、文创开发公司来提升相关学科的综合素养,锻炼自主学习、探究、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提高民族自信心与责任感。

图片

语文组崔平老师的“生命‘放逐’与‘坚守’——探寻苏东坡纪念馆”则融合了语文、地理、历史三大学科,对苏轼的诗意人生展开全面而丰富的探索。在前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知行合一,指导学生们进行苏东坡纪念馆及博物馆的探寻活动,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路径,比如文学鉴赏、读写融通、地理实践力、线索梳理法、案例分析法等,开展相关研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对东坡文化底蕴与内涵的了解,推动东坡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文化的时代价值得到更加丰富的利用与延伸。

图片

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研究员、北京市研学旅行项目负责人王禹苏老师做了现场指导,指出了学校各案例的共同优点,都能注重各学科融合以及实践指导、注重学习与综合实际情景的融合、注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资源共享以及文化的传承。王禹苏老师对各案例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如于戈老师的“跨学科项目设计”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素养,发展学生们的高阶思维;唐静老师的“民族印染”学习课题可以进一步开展系列化学习,明确案例的目标导向;崔平老师的“苏东坡专题案例”则可以加强学生深层次的知识理解,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专家思维和学者意识。

图片

海淀区教科院课程中心区研学项目负责人刘晓宇老师也对各位老师的汇报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强调各案例一定要聚焦学科核心知识,立足高位目标,挖掘深层思维认知,分阶段开展项目化设计和研究性学习。

图片

教学辟新路,创新结硕果。学校跨学科学习课题推行至今,在校领导和各位老师的努力摸索下,我们已经取得很多可喜的成果,且前景会更好。未来,我们将继续尝试把跨学科教学设计理念融入课堂,扎实有效开展跨学科教学,积极探索跨学科项目新路径,在跨学科这条路上砥砺前行,行稳致远,真正做到跨而后越、联以求精,聚焦“跨学科”,深耕“融教学”,取得更多更新成果!

关闭

邮编:10008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法华寺甲5号

招生专线:010-68933248 010-68934800

传真:010-68938228 学校办公室电话:010-68932088

版权所有 ©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 【官微】

  • 【朝阳校区】

  • 【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