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拓宽教师教学思路,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10月12日下午,民大附中朝阳校区召开了第二期“转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策略论坛”,论坛由民大附中教务科副科长周雅楠老师主持。各备课组充分发挥教师团队的合作精神,群策群力,为大家分享了创新、务实、高效的教学策略。

两期论坛主讲人及校领导合影

高一年级生物组黄轶老师以“阅读、悦读、越(跃)读——关于教材使用的一些尝试和设想”为题做了经验分享。黄老师立足于新课程背景、考试方向及教研要求,分析阅读教材的必要性。针对学生“不会读、不爱读、不重视”教材的问题,黄老师深度挖掘教材,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性地将教学设计与寻宝游戏相结合,以教师为领队,学生为队员、同行者,通过闯关模式完成教学任务,并把整个教学过程贯穿于游戏当中,增强学生体验感,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学科阅读、享受阅读乐趣、培养阅读习惯。

高一年级物理组白宇老师做了“物理问题的生活化”的主题发言。白老师聚焦课堂,发现学生“缺乏物理感觉、听不懂、上课睡觉”等问题并剖析原因,以情境创设为抓手,将物理问题融合实际生活情境,围绕“引兴趣、促理解、树信心”,结合实例介绍教学经验。白老师提出,在繁重枯燥的高中物理学习中,构建多元化的物理情景教学是非常必要的。结合高中生的兴趣所在,将物理知识与信息、媒体、科技、实验等元素融合,深化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树立学习信心,增加学习积极性。

高一年级英语组申晨馨老师做了“基于学情的英语学科课堂活动开展”的教学策略分享。申老师从学情分析出发,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学习基础较好,性格活泼善于表达”的特点,设计一系列课堂活动强化学生优势:如利用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影像,沉浸式进入语言环境;模拟情景,展开小组辩论;开展戏剧表演等。针对学生“基础个体差异大、手头作业效率低、口语练习少”等问题,采用相应策略改善学生劣势:如加强系统性学习意识;做好初中高中衔接工作;课堂活动体现作业精髓;增加作业趣味性等。

高一年级语文组陈朝晖老师做了“学习,在作业中真正发生——新背景下的作业设计”的主题分享。她指出针对当前学情,高一语文组集中全组智慧,发挥集体力量,做了针对每篇课文自主筛选、精研题目并组卷的尝试:做到题型多样,包括选择、填空、简答等,体现对学生知识点考查程度的不同;设置不同难度层级的作业,包括基础巩固类、能力提升类、拓展阅读类,分别侧重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语言运用及思维能力、迁移运用能力;链接高考,设置不同知识板块的作业,包括课外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写作等,做到聚焦高考,提升语文素养的同时,增强考试能力。这些措施经过开学一个多月的实践,已经初见成效。

高一年级历史组李可老师从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做了“关于历史学科背诵落实的问题与策略”的经验分享。李老师强调了背诵的必要性,并针对学生的四大背诵难题,结合教学实践,具体介绍了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李老师提出,精准记忆基础知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精准理解,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做到适应新材料和新情境,活学活用、灵活迁移。同时,培养学生的背诵习惯,也是在培养学生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让学生做到在复习中强化对于课堂知识的吸收和理解,从而有助于养成踏实、扎实的学风。

分享结束后,民大附中校长助理、朝阳校区副校长韩秀清做了总结发言,对本次论坛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各位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才华,并提出了“凝聚名校智慧,发挥名校力量,促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共育民附优秀学子”的殷切希望。

根据民附传统,为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养,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论坛最后举行了师徒结对仪式。由教务科周雅楠副科长宣读师徒结对名单,民大附中朝阳校区执行校长魏立功向指导教师们颁发了导师聘书,徒弟们怀着真诚的敬意向师傅鞠躬、献花并合影留念。
本次论坛为朝阳校区全体教师提供了学习、研讨和交流的平台,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凝聚了力量,有助于推进民大附中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未来,民大附中朝阳校区的老师们将继续创新教学策略、深化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率,共享共赢共成长,做好学生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