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国旗下的思政课:师生共读抗战家书,在文字感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时间 : 2025-09-16    来源:     点击量:

烽火家书抵万金。9月15日上午,在附中党委精心组织下,一场别开生面的“国旗下的思政课”在清晨的升旗仪式中拉开帷幕。海淀校区初、高中部全体师生齐聚操场,通过共读《抗战家书》的形式,重温烽火岁月中的家国情怀,在文字感悟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初中部 家书传情,红色基因润心田

孙书涵老师分享了多封抗战家书。当她读到左权将军家书中“我也种了四五十棵洋姜,还有二十棵西红柿,长得还不坏”。这段看似平淡的家常话时,她动情地解读道:“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左权将军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这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一位铁血将军对家人最柔软的深情。”

而当孙老师诵读到“时局有变,你可大胆按情处理太北的问题,不必顾及我”时,她的声音更加深沉:“一边是舐犊情深的慈父心肠,一边是舍生取义的将军本色,这种家国情怀,怎不令人动容?”

孙老师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思考:"在书声琅琅的校园里,我们或许难以想象战火纷飞的岁月,但每一次认真的求知,每一次刻苦的钻研,都是在用新时代的方式延续先烈的报国志向。让我们从这些家书中感受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将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

高中部 居安思危,薪火相传担使命

高中部师生重点研读了张自忠将军的家书。高二4班学生代表牛若涵铿锵有力地诵读了家书片段:“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

海淀校区2024级教师党支部支部委员栗晨阳老师以“和平年代,我们为何还要读抗战家书”为主题,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他指出:“同学们出生在2010年前后,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进步最快、变化最大的时期。这样的环境很容易让人遗忘过去的苦难,觉得今天的和平和富强都是理所当然的。”

栗老师引用“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古训强调:“抗战家书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精神的火种。通过文字触摸那些滚烫的灵魂,我们能更真切地理解‘和平’二字的千钧重量——它不是历史的自然馈赠,而是无数牺牲换来的珍宝。”

他进一步启发同学们反思:“在物质丰裕的今天,我们是否还能保持那份‘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担当?是否仍有直面挑战的勇气?共读家书不是沉溺于苦难,而是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既要以敬畏之心守护和平的果实,也要以清醒之姿面对时代的考验。”

文字触动心灵 精神凝聚力量

这场特殊的思政课在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师生眼含热泪,深受触动。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诵读和解读,不仅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更增强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深刻理解了在和平年代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的重要意义。

此次“国旗下的思政课”是海淀校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通过初中部的感性熏陶和高中部的理性思考,构建起梯度式教育模式,让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植于每一位师生心中,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活动背景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附中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全校师生深刻领悟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党团队一体化育人链条贯通衔接、走深走实。

附中党委精心策划并制定“重温抗战家书 传承红色基因”师生共读《抗战家书》主题学习活动。校党委为各团支部、少先队中队统一配发了《抗战家书》学习书籍,为深入开展阅读、研讨与实践活动提供了基础材料保障。后续各团支部、少先队中队还将开展《我们的回信》、红色家书诵读等活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团员、队员中入心入脑。

关闭

邮编:10008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法华寺甲5号

招生专线:010-68933248 010-68934800

传真:010-68938228 学校办公室电话:010-68932088

版权所有 ©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 【官微】

  • 【朝阳校区】

  • 【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