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的北京,天朗气清,民大附中2025级高一新生的军训生活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在学校全方位的暖心保障下,这群初入高中的少年褪去青涩、磨砺意志,在汗水与欢笑中完成了一场精彩的成长蜕变。
暖心护航:学校全方位守护军训路
军训期间,学校始终将学生的成长与安全放在首位,组建了一支涵盖领导、教官、班主任、保障团队的“护航队伍”,为新生们筑牢成长的 “安全屏障”。 学校领导多次深入军训现场,亲切慰问坚守岗位的教官、班主任和保障人员,同时关心参训学生的训练进度与生活状况,用关怀为大家注入前行的力量。保障团队则细致入微,提前准备预防疾病的小贴士、制定呕吐物消毒方法,从健康防护到生活需求,全方位为军训保驾护航,让学生们在严苛的训练中也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班主任全程陪伴在学生身边,见证他们每一次的进步与蜕变;教官们虽训练时严格要求,却也在细节处尽显温情——烈日下,他们沙哑着嗓子仍坚持清晰下达每一个口令,一遍遍示范标准动作,甚至在解散时轻声鼓励 “别怕慢,怕的是停”,用自身行动诠释着军人的担当,也成为学生们成长路上的榜样。

蜕变成长:从懵懂少年到坚毅学子
在学校的温暖守护下,新生们以昂扬的姿态投入训练,在各个环节中突破自我,完成了令人惊喜的成长蜕变。从稍息、立正、跨立等基础动作,到脱帽、戴帽、停止间转法、行进与立定等进阶训练,新生们从最初的懵懂无序,逐渐成长为令行禁止、整齐划一的“小战士”。

队列训练锤炼钢铁意志
军训不仅有严苛的训练,更有丰富的特色活动,让新生们在传承中成长,在展示中绽放。学校组织新生学唱校歌,歌词中蕴含着民附这所百年老校的深厚底蕴,也唱出了民附学子的意气风发。2班刘欣然在学唱校歌时,深刻感受到学校的历史厚重与精神传承。旗语和军体拳方阵训练则让新生们体验到军人的飒爽,每一个动作都充满力量,彰显着少年的朝气。


旗语和军体拳方阵凝聚集体力量

爱校教育——唱校歌
“叠被子” 看似小事,却成为新生们成长的重要一课。正如5班周子涵所说:内务整理中,“叠被子”这项任务彻底改变了我对“小事”的看法。一床软塌塌的被子,要变成棱角分明的“豆腐块”,需要的是无比的耐心和一丝不苟的态度。它教会我,细节决定成败,严谨应当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傍晚的才艺表演更是点燃了青春的热情。白天的暑气尚未散尽,同学们已迫不及待地展示才华—— 有人唱军歌,嗓音沙哑却充满力量;有人跳舞,舞姿优美引人赞叹。当全班合唱《强军战歌》时,3班马一硕说:这些天流过的汗水,不仅是苦累的证明,更是集体凝聚的粘合剂。夜幕中,每张脸庞都闪着光,那是汗水、是青春,也是悄然生长的坚韧。

才艺表演点燃热情
党委常务副书记佟丽娟等校领导及部分中层干部出席仪式,与全体高一师生共同见证这场充满汗水与荣光的青春盛宴。

闭营现场
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升旗仪式后,同学们以挺拔的军姿、铿锵的步伐,展示了为期数日的军训成果。旗语操、军体拳、队列展示、分列式……每一个动作都凝聚着坚持与拼搏,每一句口号都回荡着青春与力量。

会操表演
随后对在军训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个人进行了表彰。马杰等6位教官被评为“优秀教官”,李泽良、关之仪、曹铭辉等70余名同学分获“优秀个人”“训练标兵”“作风纪律标兵”“内务标兵”等荣誉称号。
优秀表彰




高一2班曹铭婵同学作为优秀个人代表发言,她说:“'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军训是我们中学生涯的'第一粒扣子',我们将把在军训中养成的好习惯、好作风带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把坚忍不拔的毅力用于攻克学习的难题,把团结协作的精神融入我们的班集体建设。”

高一2班曹铭婵同学发言
军训的蜕变,离不开教官们的悉心指导。他们用严格的要求,教会坚持;用耐心的示范,教会规范。全体同学以热烈的掌声向辛勤付出的教官们表达了最诚挚的感谢,并送上礼物。

感恩教官
军训虽已落幕,但青春正启航。2025级高一年级的同学们将以此次军训为起点,传承红色基因,锤炼意志品质,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勇往直前,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