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青少年科学兴趣引导与培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情,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新一代青年,近日,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初中部2022级教师党支部、行政校友会基金会幼儿园联合党支部与北京理工大学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党支部、微波与太赫兹技术研究所党支部联学联建,带领初三英才班学生走进北京理工大学,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党团一体化科技实践课程,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殿堂与科技前沿的大门,在他们的成长旅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首先,师生一同来到北京理工大学校史馆,这里宛如一座历史的宝库,静静诉说着北京理工大学一路走来的风雨兼程与辉煌成就。从建校之初的艰难萌芽,到在不同历史时期顺应国家需求的转型发展,再到如今在多学科领域的全面开花,每一个阶段都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师生们穿梭于一幅幅珍贵的老照片、一份份泛黄的文献和一件件承载历史的实物之间,亲身感受着北京理工大学在国防建设中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时的坚韧不拔,在科技创新领域勇攀高峰时的锐意进取,深刻领悟到北理工在中国发展进程中作为 “国之重器” 的深远意义与担当精神,心底涌起对先辈们的无限敬意和对知识改变命运、科技推动国家进步的强烈认同。
参观北京理工大学校史馆
走进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的芯片实验室、芯片制造超净间以及微波与太赫兹技术研究所实验室,复杂精密的仪器设备有序排列,科研人员专注严谨地操作着,投身于我国芯片突破的科研之中。同学们满怀好奇与敬畏,近距离观察芯片研发的复杂过程,了解到我国芯片事业在国际技术封锁下,如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步步在艰难险阻中砥砺奋进。每一次微小的技术突破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日夜坚守、焚膏继晷的辛勤付出,这一幕深深烙印在同学们心中,让他们对科研精神有了全新且深刻的理解——那是对未知的执着探索、对困难的无畏挑战、对国家科技振兴的使命担当。
微波与太赫兹技术实验室
芯片实验室
芯片制造超净间
通过学生科普讲座《芯片—电子“大脑”驱动世界》,学生们得以洞察国内芯片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清晰认识到芯片在未来科技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巨大潜力。学生们深刻理解到芯片作为当代科技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于国家经济、国防安全和社会生活的战略意义。这种认识激发了学生们对前沿科技探索的热情,激励他们在学术和未来职业道路上努力奋斗,以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努力成为新时代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和国家发展的坚实支撑。
学生科普讲座
在学生活动期间,两校教师党支部的党员就党团一体化建设、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以及大中衔接贯通培养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教师们就大学与中学协同育人达成了共识,期望通过学生互访、教师交流等多种形式,共同推进对新一代科技青年人才的协同培养。
两校支部党员教师座谈交流
75年前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一同从延安走来,75年间,我们同续“延河魂”、共促“红心结”、执着“育新人”,传承红色基因,凝聚起培育新一代科技创新人才的强大力量,走出特色鲜明的红色人才培养之路。
学生观后感
在理工大学校史馆,迎面而来的是一幅金碧辉煌的壁画,从左到右,是山海关、渤海、八达岭长城,一幅理工大学百年来的搬迁历程,以宏伟的气势向参观者们宣述着百年来的面对层层苦难但仍不弃的不易与艰辛。向里走去,是一张张见证着历史的信纸,是一个个传承着故事的信物,是一位位敢为人先、前仆后继的勇者,虽然沉默无声,却散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却有着催人奋进的时代强音!
——钟锦华
参观北京理工大学校史馆,追溯其抗战时期创办的烽火岁月,深感红色文化传承。校史馆中陈列的抗战遗物、科研成果,见证了北理工为国家崛起的奋斗历程。此次参观,让我立志继承先辈遗志,以科技创新助力国家发展,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
——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