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4日,在教科室的精心组织下,民大附中项目式学习教师团队承担了海淀区“新课标下PBL项目化学习实施策略研究”课题教学展示和研讨活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导师黄嘉莉教授、谢晨露博士后、王佳怡博士和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杨柳博士作为指导专家亲临现场,一同助力项目式学习教师领导力提升,赋能项目式学习的高质量发展。教科室主任姜明亮主持了研讨活动。
在课堂展示环节,初、高中部共八位教师分别呈现了自己设计并正在实施中的项目式学习课程进展。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教师用扎实的课堂实践落实项目式学习教师系列培训的成果,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创演毕业音乐剧(初三音乐 张瑾)
欢乐的那达慕大会(初一音乐 卓娜)
跨校区桥梁设计(初三物理 李超群)
“塑合理消费观,启理财智慧门”——学生零花钱项目式学习计划(初一数学 郝嘉鑫)
体会传统文化,传承武侯精神——为成都武侯祠设计一次“语文之旅”(初一语文 闫方舟)
草堂悠然,圣心永传——走进诗圣杜甫(高一语文 彭鹤立)
“品读西游,感悟成长”——《我的“西游记”》微电影班级电影节(初一语文 张小童)
帮助外国学伴提升成都研学文化体验(高一英语 张馨元)
课堂展示之后,初三年级物理教师李超群进行了主题为《跨校区桥梁设计》的课题中期成果汇报。课题推进过程中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以提高效率,帮助学生实现跨学科素养的提升。汇报完毕后,专家充分肯定了项目的设计理念和扎实进展,同时也在策略整合方面给出了可行性建议。
李超群老师作课题中期成果汇报
在教学评价环节,与会专家就八位教师的课堂呈现做出了精彩点评。谢晨露博士后特别赞扬了初三音乐教师张瑾的入项课《创演毕业音乐剧》与初一音乐教师卓娜的入项课《欢乐的那达慕大会》的引入环节,认为这两节课在有效调动情绪、自然唤醒情感方面令人印象深刻,展现了音乐学科项目式学习的独特魅力。
谢晨露博士后点评课例
王佳怡博士点评了初一数学教师郝嘉鑫的课例《‘塑合理消费观,启理财智慧门’——学生零花钱项目式学习计划》。在肯定郝老师整体的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就风险控制和项目细则等提出了专业建议。初一语文教师闫方舟的课例《体会传统文化,传承武侯精神——为成都武侯祠设计一次“语文之旅”》与高一语文教师彭鹤立的课例《草堂悠然,圣心永传——走进诗圣杜甫》凭借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具有深度思考的学生汇报,精彩的生生互动也得到了王博士的好评。
王佳怡博士点评课例
杨柳主任在点评初一语文教师张小童的课例《品读西游,感悟成长——<我的‘西游记’>微电影班级电影节》时充分肯定了民附学子昂扬达观的精神面貌与善于思考、流畅表达的优秀素养,以此阐释项目式学习的无限活力与前景。
杨柳主任点评课例
黄嘉莉教授重点分析了高一英语教师张馨元的课例《帮助外国学伴提升成都研学文化体验》,她认为该课例在不断的调整和修改中体现了巨大的进步,无论是生成产品还是学生演说都展现出了学生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拓展和能力提升。
黄嘉莉教授点评课例
在专家讲座环节,黄嘉莉教授以《我怎么看一个高质量项目式学习》为题开展了专题讲座。黄教授的讲座富于智慧的同时也充满了启发性和前瞻性。她充分肯定了民大附中项目式学习教师团队的学习热情与教学潜力,通过一个个问题比较,引导老师们不断思考,又针对驱动问题、目的与成果、学科本身、学生与教师、课程评价等作了进一步的思想引领,殷切地鼓励大家向高质量项目式学习继续迈进。
在活动的总结部分,杨柳主任再次肯定了民大附中就项目式学习的开展所做出的示范效应,勉励民附教师团队继续在教科室的引领下深耕研途,智启未来,为海淀区项目式学习的高质量开展不断贡献增长性力量。
集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