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携手共奋进
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地理学科组是一个勤于学习、乐于分享、敢于创新的优秀集体。组内现有教师11人,其中高级教师4人,研究生学历7人,市级骨干2人,区级学科带头人2人,区级骨干1人。
李宁老师曾被评为北京市地理学科骨干教师,区级学科带头人。
朱秀荣老师曾被评为北京市地理学科骨干教师,区级学科带头人,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
彭丽君老师,曾被评为区级学科带头人。
林辉老师,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
梁红梅老师,区级学科带头人。
冯硕老师:区级骨干教师,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海淀区优秀班主任,海淀区科研种子教师。
地理组教师通过个人职业规划,参与做课、课题研究、理论学习等活动,坚持读好书,上好课,出好题,写论文,做科研来自我成长;通过立足本校,放宽眼界,形成特色来淀积提升;备课组教研组通过抓好常规教研,集体备课、青蓝携手、专家引领、外出学习来交流成长;通过共同的价值观建设、组内资料共享、团结互助、担当奉献来合作共赢。
地理组教师始终相信,毕业和工作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止,而是更高层次学习的开始,人生要懂得时刻归零,不忘初心,永保一颗初学者的心。
授课的自信和效果来源于精心的课前准备,分工、合作、研讨、定稿的备课方式,新技术的使用,让组内教研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的探讨已经成为常态。得益于学校资金和政策的大力支持,地理组不仅把专家指导请进来,又多方寻找机会走出去。如参加北师大的培训项目,得到了大学教授和外籍专家的双重指导。地理组教师一直坚持的做法:
主动学习:多积累
同伴互助:乐分享
专家指导:请进来
打开眼界:走出去
青蓝携手:出新人
科研引领:促发展
地理组支持、鼓励、帮助青年教师勇挑重担,良性竞争。老教师们的课堂永远是开放的,青年教师们更是才人辈出,如今已有科研种子教师冯硕、奥赛辅导教师王婧博、天文指导教师孟丰收、地理科研创新实验小达人刘笑妍,还有受学生喜爱的年轻班主任教师程雅倩。
天文、地理奥赛指导教师王婧博,海淀区青年岗位能手,海淀区“四有”优秀教师,民教杯信息技术融合作品一等奖获得者。
天文竞赛指导教师孟丰收。
地理科研创新实验小达人刘笑妍。
围绕课题研究,地理组开展的各项学习活动和实践研讨活动避免了盲目性和随意性,更利于教师们用心做教育,探寻教育的本质,寻求教学的规律,改进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目前地理组在研的课题有三项,两个海淀区重点课题,一个共美教育集团重点课题。近三年来,教师获国家级奖励37人次,市级奖励9人次,区级奖励17人次,多次在《中地参》、《地理教学》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
立足学科核心素养
不断丰富教学资源
地理组教师本着实际教学真需求,自制、收集和整理,形成了有本校本组特色的学案、试题、视频等资料,采用项目式学习,立足学科素养,和学生们一起在研究中、探索中、实践中不断丰富着学科教学资源库。
在异常艰辛的2020年,地理组抓住网课教学的优势和契机,大胆创新,更加强调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条件,通过设计任务性学习提升学生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为了提升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给学生布置的《讲好家乡故事》、《地理眼看疫情》等任务,了解家乡所在区域发展经济的条件;了解家乡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运用所学地理知识为家乡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真正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目标。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疫情为背景材料,结合真实情境,生活实践、新闻资料等,学生可自选角度、自选区域,谈个人见解。这样的任务既能督促孩子们系统思考、正量表达,更能引导孩子们关注社会,培养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这也是符合新高考评价体系中一核四层四翼的总体要求。
师生还共同通过搜集网络信息,设计指导居家地理小实验,充分利用我校全国生源的优势,结合家乡土壤、水体、植被特征,指导采集样本进行自然地理实验。促使学生主动深入思考,提升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也为教师们的课堂增添了更多真实有用的资源。
地理组将这些成果汇编成教案集和《学生地理实践指导手册》,师生合作录制了微课,发布在地理组的微信公众号上,并不断丰富和更新。
牢记传承家国情怀
用心开发共美课程
课程是学生的精神食粮,要做到“既好吃又有营养,还要配餐合理”。在课程开发上,地理组深入探讨教什么知识才最有价值,选取什么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发展才最有意义。家国情怀教育是新时代中学生的应然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基础,也是提升学生素养的途径。在我校共美课程体系下,地理组结合学生需求和学校特色,开设综合实践类课程、地理竞赛辅导类课程、学科融合类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走《北京学地理》、《手绘家乡创意地图》、《家乡地理摄影作品解读》、《讲好家乡的故事》等。学生到南锣鼓巷探寻地域文化,到798艺术区访工业区的前世和今生,走进企业和农场学习工业农业知识,利用选修课和“走·北京”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地理的视角解读身边的现象。例如在地质博物馆参观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是“让精美的石头会说话”。通过观察、采访、录像、查询资料等研究方法,完成小论文、手抄报、当场解说小视频、课件等。
一系列的综合实践类课程使学生们养成了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关注家国发展的习惯,养成了从地理的视角看待问题、解释身边的现象的意识,在探究是什么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美,在探究为什么的过程中感受科学美,感受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和谐共美。
竞赛辅导类课程包括《地理奥林匹克竞赛辅导课》、《天文竞赛辅导课》、《环境地图大赛辅导课》、《地球科学竞赛》等。2016-2021年,共斩获全国金牌4枚,银牌3枚,铜牌3枚,团体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朱容立同学2019年全国第四名,代表中国代表队赴香港参加国际地理奥赛。把竞赛融入课程,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受益,通过良性竞争,提高了参赛学生的积极性,最重要的是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同时教师也在课程指导中提高了专业素质。
此外还有学科融合类课程:例如与化学学科合作开发的《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之海盐》;与北师大联合,由本科及硕士团队指导PBL课程。课程在设计中,力求带入真实情景,解决真实问题,关注学生体验、关注学习过程,以真实性情境为前提,以挑战性任务为驱动,以持续性探究为路径,以展示性成果为导向,探究现实问题,探索解决方案,让学习真正的发生。
这些课程培养了学生优秀的品格、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获得认识欣赏和改造世界的经验和方法,拥有健康高品质的生活,有利于学生建立信心、增强情商智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知家国,树立文化自信;敬家国,增强国家认同;爱家国,增进民族认同;报家国,树立世界眼光。
有一个学科能让一个人情商、智商、责任感都很丰满的话,那她就是一个有价值的学科;有一个团队,始终以匠心教地理 ,丹心系家国, 爱心育英才,那她就是一个有作为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