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附中政治学科组历来具有团结协作、亲如一家的教研组氛围。组内共有教师12人,博士2人,硕士7人,高级教师3人,市级骨干教师1人,区级骨干教师1人。



优秀教师引领示范

刘克章老师,曾被评为北京市骨干教师,区级学科带头人。

杨金雪老师,海淀区骨干教师、海淀区优秀团委书记、海淀区教育系统优秀团委书记。

周利老师,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海淀区教育系统青年教师岗位能手、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海淀区优秀种子教师。

王晶老师,北京市中小学生最喜爱的班主任、海淀区优秀班主任、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



近三年,政治组教师参编著作5部,举行区级公开课4人次,共8人次承担各类课题研究(国家级课题6人次,市级课题1人次,区级课题1人次);国家级获奖6人次,市级奖项6人次,区级奖项13人次,发表论文8人次,组内研究课每年10余节。
立德树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政治组教师从民大附中的学情入手,开展基础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和特色活动课程相结合的“共美”育人特色。学科组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探索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新途径;更新教育理念,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培训活动,不断追求科学培养方式。

混和致美——追求理解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基于现实,创设情境,追求理解的教学,特别注重知识目标的落实,更注重通过学科活动对学科知识加工、消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老师们积极采取实践活动教学、议题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方法,以学习知识为养料,促进学生政治学科素养的提升。如,在学生参观完“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成就展”后,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并形成文字,开展演讲、论文征集活动。

刘克章老师的区级公开课《《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杨金雪老师的区级公开课《意识的作用》
和美相生——实践引领共美课堂
政治学科是一门抽象性、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单凭借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政治组教师注重基于真实情景生活,采取模拟教学法,实践活动教学法,如在讲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这一框题时,开展“假如我是人大代表”的议案活动,让学生关注生活,升华知识。积极开展雏鹰建言、时事小达人等活动,为国家出谋划策,成为国家的小主人,培养家国情怀,提高政治素养。在讲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的知识时,通过议题式教学,形成议题,研究议题,生成议题,解决议题。在讲解“文化对人的影响”时,通过开展“地铁上读《论语》”活动,感受文化环境对人的作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公共参与的能力。

“假如你是人大代表”议案活动

我校巴蕾同学参加北京市 “一带一路”雏鹰建言活动

“我和我的祖国”手抄报活动
民大附中政治组秉承勤勤恳恳做事,扎扎实实做人的宗旨,积极进取,互助和谐,共同提高。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关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