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附中化学组教师团结合作,共讨共研,打造师生双赢课堂,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组内共有17名教师,其中高级教师4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5人,海淀区班主任带头人1人,硕士及以上学历7人。教师团队年龄结构合理,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绩。

高三年级备课组

高二年级备课组

高一年级备课组
全面有效实施国家课程,以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化学是从原子、分子水平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转化的科学,其特征是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化学组老师们在课堂上借助实验,自主设计模型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透过宏观现象寻找微观本质的科学思想。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史上的发现、创造都是通过实验实现的,科学探究也是我们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的一项。老师的课堂上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实验探究的机会。

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组教师展开了一系列以真实问题解决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比如于艳军老师区公开课《液晶显示器主要材料的回收》、陈婷婷老师区研究课《分析解释型问题的解决》、张晨颖老师区研究课《给纪念币穿“铜”衣》、高冲老师备课组研究课《亚硝酸钠制备方案设计与评价》等。




开设特色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化学组与语文组、历史组、美术组的老师们一起开设《多彩民族印染》课程。通过小组合作,查阅文献,动手实践,提升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通过课程的开展,向学生渗透的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感悟情感和文明的意识。
《生活中的化学》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引导学生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海洋化学》融合地理和化学知识,深入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了解社会发展前沿。

《揭秘尿不湿》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解决,带领学生学习高吸水性能的高分子材料的特点,感受化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发展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

基于实际问题,开展特色教研活动,助力教师专业提升
化学组教师们积极进取,通过邀请专家讲座、走进高校研究室、开展青年种子教师工程、赴化工厂参观学习等教研活动的引领,整合内力外力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学生成才
化学组教师们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近年来,同学们不仅在高考化学中取得优异成绩,还在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等联合举办的“明天小小科学家”比赛以及中国化学会主办的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教师成长
教学即研究,化学组教师们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近五年来,我校化学组老师们撰写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在国家级、北京市、海淀区的各类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近五年来,化学组教师论文发表十多篇。化学组教师真正做到:在教学中研究,以研究促教学。


化学组近年来主持的部分市、区级课题
化学组教师们积极开拓进取,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老师们积极承担海淀区研究课、空中课堂的录制,参加教育部“一师一优课”评选,主动承担北师大“高精尖”项目资源的研发等。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如果我们按昨天的方式教今天的学生,就等于掠夺了他们的明天。”化学组将继续践行关注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而不断努力。